光伏农业一推出便受到了光伏行业上下力捧,市场极为广阔,很多公司开始加入。但国家在政策方面的支持还有待完善。光伏农业离不开土地,那么在租赁土地兴建设施之前,首先必须要对土地性质和法律法规进行了解,只有在国家法律规定的“红线”内,才能得到相应的保护,才不会越界。要知法懂法合法经营。
光伏农业投资较大,如果抱有侥幸心理长期打着触碰“红线”的擦边球,一但面临执法拆除则损失惨重。光伏农业是一地多用,如何使光伏和农业更好的结合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一问题还需要继续探索。光伏农业要立足于农业,大棚里该种什么、怎么种是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设计时首先要对大棚进行定位,对农产品市场进行调研,然后的植物属性确定光伏大棚的建设方案。
光伏农业作为一个农业的经营项目,要合理处理好农民的权责利关系。农民是光伏农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主要经营主体。土地流转必须要获得所有涉地农民和当地基层政府和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的支持。如果违背了基本公平的交易原则获得土地流转,必然会埋下巨大的运营风险。失地农民的不确定性,将会对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构成巨大的威胁。必须向所有村民说明项目用地的流转和补偿标准的测算模式和支付方式。要着重说明项目建设带来的经济收益。
光伏农业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只有立足农业,把控好电站质量和农业效益,才能推进其发展。光伏农业作为一个综合产物,在国家的扶持补贴之下,必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从长远来看,发展光伏农业对于我国的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而从短期来看,光伏农业从一定程度是解决目前光伏产业困境的有效措施。自欧美双反以来,在国际的光伏市场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国内大量光伏企业也陷入困境,产能过剩问题出现严峻形势。从根本上讲,国内光伏产业要打破危机,关键就在于能否逐渐实现自我转型,摆脱对出口的依赖,这就需要其深耕国内应用市场。相比于一般大型地面项目要求的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的条件限制,光伏农业更有发挥的优势。要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光伏应用企业需要转型升级:加大产品在终端运用的研发力度,生产出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中可广泛运用的光伏应用产品,以化解市场危机,因为广袤的农村地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编写者】:赵倩、周红卫